從幾日前的統計數據看出,中國茶葉消費市場已經被奢侈品同化,綠茶增長仍是主流,紅茶需求強勁,烏龍茶現恢復性增長,信陽茶葉網認為本是可喜的局面,但中國茶葉消費總價值世界最大,而人均普及度非常低,喝的人并不多,但茶葉價格貴是中國茶葉市場目前的尷尬局面。
3月28日,信陽茶www.n9551.com葉網了解到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郭異接受采訪時說,世界奢侈茶葉的主產國和主銷國均為中國,既是世界各國常年形成的消費習慣所致,也是國人“貪貴求新”的思想所致,2011年90%以上超過400元/公斤的茶葉都是中國人自己消費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奢侈茶葉消費大國。
原本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凝神,能使人去除雜念、修煉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了解了喝茶的好處和壞處,才去喝茶,這是中國茶葉消費需要引導的,我國歷代社會名流、文人騷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為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中國作為世界上主要的產茶國,在全球茶葉生產、消費和出口中都占據重要地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茶葉消費量為57.32萬噸,2009年則增加到101.71萬噸,4年間茶葉消費量增加77%,信陽毛尖www.n9551.com茶葉網發現全國消費者中34%有飲茶行為,比例非常之低,而消費總價值卻世界第一,不單是人口多的問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高價茶消費問題嚴重。
難道中國茶葉消費者愿意為可持續的茶葉產品支付較高的不斷上漲的茶葉價格,并期望通過購買的力量來影響企業的生產和市場的合規發展,很明顯,消費者不愿意買單,但高價茶葉如何銷售出去的呢?信陽茶葉網發現發現:出口的茶葉大部分都是產業附加值不高、價格處于中下水平的紅茶,大量國內市場風起云涌、炒作不斷的“極品茶葉”“天價茶葉”,出口數量寥寥無幾。
而目前河南人網購茶葉量排全國第九名,線下茶葉消費十余年翻了一番,鄭州茶消費已進入“全民時代”,很講究倒茶禮儀,周末到茶葉批發市場蹭茶、聊茶的人多了,便成了“蹭茶族”。不過,雖然他們自詡蹭茶,并非光蹭不買。清明將至,茶客們翹首以盼的“春茶”將陸續問世,認為明前茶更好,但其實所有綠茶同樣的具備綠茶的功效與作用,喝茶健康效果是一致的。但茶葉價格卻是處處高漲,茶農沒辦法,茶商沒辦法,消費者更是沒有辦法。
從以上可以看出,關鍵是要把握好,茶葉是日用飲品,而把茶變成奢侈品,誰之錯,錯在管理的缺乏,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雄章說:“遠的不說,近在咫尺的香港,一旦公務員或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購買、消費了此類‘天價商品’,甚至就是出入了消費此類產品的茶莊茶樓,廉政公署就會長期追蹤調查,嚴格監督、打擊腐敗,形成巨大的威懾力。”
我們不希望中國到處都是泡沫,茶葉更應該的是普及程度,而非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如果那樣就算天價讓中國茶葉市場總銷售價值上去了,但更多的人因為買不起喝不上,普及不夠而放棄喝茶,這樣的發展估計是中國茶人任誰都不想看到的,因此我們不能看表面,一說中國產茶大國,總價值消費大國就開心,開心后要冷靜思考,風來樹不直,是有危險的。 |